张无忌在濠州大力整顿军纪,其亲自制定的三大纪律一经颁布,便深得众将之心,获得广泛拥护。
一时间,天下众多有志之士皆慕名而来,纷纷投身于明教义军之中。
短短半年时光,义军兵力竟已多达十万之众!
而此时,眼疾手快的张士诚瞅准时机,与李华甫默契配合,里应外合之下成功攻取泰州。
紧接着,此人又巧施诈降之计,迷惑元廷,一举拿下高邮,并在此拥兵自重达十万之数。而后,张士诚更是胆大妄为,公然定都高邮,自称为诚王,定国号为大周,年号定为天佑。
张士诚称王之举瞬间传遍天下,引起巨大震动。
同时,陈友谅亦是不甘落于人后。
宋青书从旁出谋划策,陈友谅所率大军可谓是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。
他们接连攻克安庆、瑞州、抚州、赣州、信州等诸多要地,麾下兵马迅速扩张至二十万之巨。
陈友谅选择江州作为都城,毅然自立为汉王,定国号为汉,同时改元大义。
这一日,阳光洒落在濠州城大帅府那雄伟的建筑之上,使得整座府邸显得格外庄严肃穆。
宽敞明亮的大厅之中,明教一众高手济聚一堂。
朱元璋、徐达、常遇春以及汤和这四大将领正襟危坐在一侧,而另一侧则坐着足智多谋的李善长等重要人物。
此时,性格豪放不羁的周颠率先开口道:“教主啊,如今那张士诚与陈友谅皆已自立为王,威风凛凛。咱们可不能落于人后呀,依属下之见,您也应当称王才对!”
说罢,他目光炯炯地望向张无忌。
张无忌微微抬头,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,缓声道:“诸位对此有何看法呢?”
只见李善长略作思索,然后起身拱手说道:“教主,以当下局势而言,此刻尚不是称王的最佳时机。毕竟,谁若先行称王,必将引来元军最为猛烈的镇压。如此一来,我们便会成为众矢之的,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。”
听完李善长这番话,张无忌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:“李先生所言极是。正所谓‘枪打出头鸟’,既然如此,不如让元兵与陈友谅、张士诚他们相互火拼去。届时,我方只需静观其变,便可坐收渔翁之利。”
话音刚落,厅内众人纷纷齐声高呼:“教主英明!”
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心悦诚服之色。
张无忌面色凝重地环视着众人,沉声道:“诸位,如今局势紧迫,还望大家能各抒己见,共同商讨一下咱们接下来究竟该采取怎样的行动。”
李善长上前一步,拱手说道:“教主,依属下之见,咱们应当继续挥军南下,直取和州。此地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如果能够顺利占据,必能成为我方的一大助力。”
张无忌微微颔首,但心中却是暗自思忖。
明教之中虽然不乏武功高强的武林高手,可真要论起行军打仗、出谋划策之事,确实是有些捉襟见肘了。
仅靠这些江湖豪杰们的勇猛冲杀,恐怕难以成就大业。
此时,他越发觉得自己身边急需像刘伯温那样智谋超群的贤才相助。
想到此处,张无忌不禁皱起眉头。
根据他所熟知的那段历史,刘伯温理应就在青田隐居。
为此,他早已派出了手下精锐的龙武卫前去寻访。
令人失望的是,至今仍未传来有关刘伯温行踪的确切消息。
这让张无忌感到焦虑不安,毕竟时间不等人,若不能尽快找到这位足智多谋的人物,明教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充满更多的艰难险阻。
张无忌:“常遇春、徐达听令,命你二人率领一万义军突袭和州。”
“末将领命!”常遇春和徐达躬身一拜。
常遇春和徐达夜袭和州,杀得兴起,月色如银,寒光映照着战场上纷飞的箭矢与激荡的刀锋。
二人并肩冲杀,犹如猛虎下山,所向披靡。
常遇春一杆长枪,舞得密不透风,所过之处,敌兵纷纷落马;徐达则手持大刀,力劈华山,每一击都伴随着敌人绝望的哀嚎。
夜色中,喊杀声震耳欲聋,火光冲天,照亮了他们坚毅的脸庞。
二人心有灵犀,配合无间,时而分兵两路,左右夹击,时而合兵一处,集中突破。
敌军在这股凌厉的攻势下,渐渐乱了阵脚,防线开始崩溃。
常遇春目光如炬,穿透了战场的硝烟,他高声呼喊道:“兄弟们,奋勇向前,胜利就在眼前!”这一声呐喊,如同号角,激励着士气,士兵们士气大振,更加奋勇杀敌。
徐达则冷静地观察着战局的每一个细微变化,他敏锐地发现敌军的一处薄弱环节,立刻指挥精锐之士,集中力量猛攻。
只听得一声巨响,敌军的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,明军如潮水般涌入,将敌军分割包围,逐个歼灭。
战斗持续到东方初露曙光,和州城头终于插上了明军的旗帜。
常遇春和徐达站在城墙上,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,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,也有对牺牲战友的哀悼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请大家收藏:(m.jiuyuezw.com)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九月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